此次认证实施规则的备案通过,是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。这一规则的制定与备案,为中心开展温室气体排放 / 减排认证相关业务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和规范,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在该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。
我们将依据此实施规则,为相关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加科学、严谨、公正的温室气体排放 / 减排认证服务。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拓展业务范围,也将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对温室气体管理的重视和行动,为全球气候行动贡献我们的力量。
1、温室气体核查通常和以下类型企业有连接:
能源生产与供应企业:例如火力发电厂、炼油厂、天然气生产及配送企业等,它们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规模往往较大。高耗能制造业企业:像钢铁厂、水泥厂、化工厂等,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能源使用,会产生较多温室气体排放。
交通运输企业:包括航空公司、大型物流运输公司等,因车辆、飞机等交通工具燃料燃烧排放温室气体,需要核查。
大型建筑运营企业:比如写字楼、商场等大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供暖、制冷、照明等耗能会产生排放,也有核查需求。
2、可以做、适合做温室气体核查的企业类型:
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:比如一些高耗能、高排放行业的企业,像电力、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,按规定需核算并核查温室气体排放情况,以参与碳排放配额的分配、交易等相关工作。有减排目标及社会责任承诺的企业:自身设定了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,或者对外宣称要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的企业,通过核查能精准掌握排放数据,衡量减排成效,提升企业绿色形象,像一些大型跨国企业、知名品牌企业等。
申请绿色金融支持的企业:当企业想要获取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服务时,金融机构往往要求其进行温室气体核查,提供准确排放数据来评估环境风险和绿色属性,例如一些进行绿色项目建设、节能改造项目申请资金支持的企业。
3、争取让企业做温室气体核查的办法:
强调政策要求与合规性:告知企业所在地区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,明确指出不按要求开展核查可能面临的处罚风险,让企业认识到这是必须履行的合规义务。突出环境与社会效益:向企业宣传做温室气体核查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、合作伙伴眼中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,利于拓展市场、增强品牌竞争力,同时也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,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。
分析经济利益角度:说明核查后能帮助企业精准找到节能减排潜力点,通过实施相应措施降低能耗、减少排放,从长期来看可以节省成本,比如能源费用支出降低等,要是申请绿色金融还能获得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。
提供专业服务保障:告知企业有专业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可选择,这些机构具备专业资质、丰富经验,能高效准确地完成核查工作,并且会严格保守企业相关数据等信息,打消企业对数据安全、核查质量方面的顾虑。